1、父母,唯其疾之忧。
2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3、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
4、天下之众本在一人。
5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
6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7、不观高崖,何以知颠坠之患;不临深渊,何以知没溺之患;不观巨海,何以知风波之患。
8、发奋忘食,乐以忘忧。
9、"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;欲罢不能,既竭我才,如有所立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
10、子曰:士而怀居,不足为士矣!
11、以约失之者鲜矣。
12、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在上位不陵下,在下位不援上。
13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14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15、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
16、君使臣以礼.臣事君以忠。
17、子曰: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
18、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焉。
19、子曰: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
20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朽木不可雕也。
1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2、君于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因民之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、无小大、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
3、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
4、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5、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
6、谦者,德之柄也;让者,礼之主也。
7、子曰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悦乎?与友携手同行,不亦有缘乎?有信自手机来,不亦温馨乎?短信至而朋友不回,不亦悲哉乎?孔子诞辰日,祝你:不亦乐乎!
8、施诸已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。
9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10、施,取其厚;事,举其中;敛,从其薄。
11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
12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